宣纸球-emep

普粉,不是冰迷//
冰原组喂我的刀,红色组甜回来//
互攻爱好者,TE强迫症//

说好的男单GPS收官总结。太忙了今天才发。其实就是瞎写写。

图上是整个大奖赛全程跟着做下来的统计表,每年看大奖赛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做这个图了,每一站看完都能  抹掉一大批人晋级的希望  把赛季局势看得更清晰一点。


今年的大奖赛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1.奥运赛季高压

作为大奖赛分站顺序大调换的第一个赛季,格局本来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原本在美国开始的赛季突然跑到俄罗斯开始,对很多选手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节奏。

奥运赛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所有选手都是红了眼的,尽全力克服一切阻力冲进国家队大名单,延迟能延迟的伤病,退出所有影响状态的比赛,不考虑任何次要因素一心一意保稳成绩。

所有的选手想的大都是:稳住,拼了。

重视带来重压。心理压力波动,比赛状态浮动,都是重压下的直接结果。赛场上的任何意外都是每个选手意外状态的总和,也就是说这个赛季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必吃惊,这就是奥运赛季。

年轻选手+教练组引导不周=只能看运气拼了

成熟老将/教练组经验丰富执行力强=稳得住,全力拼了

这个道理在日本站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很多选手扪心自问,一场那样的比赛,名将相继退赛留下一个众人乱战的局面,他们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实力从中脱颖而出,比如说在加拿大站拿了银牌正当打的森妹在这里竟然硬生生把领奖台拱手送了人。

同样再想想小海盗,中国杯一站把自己摔出GPF名单,在教练回来之后状态就莫名其妙找到正轨了,也从侧面反映出BO团队的可靠性(以及海盗自己虽然年纪不小但心态不稳)。

还有美国站,自由滑SAMOHIN摔脱臼之后给全场造成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随后上场的四位选手中,小将组闫涵和陈巍都出现了各种异常失误,反观老将组沃帅和立邦都滑出了clean的节目。

竞技体育永远都不是单纯的身体竞技,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果要等到选手老练起来那他们基本就已经错过自己的身体条件巅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是经验丰富的教练组和懂得审时度势接受安排的选手,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2.重大伤病频发

这个问题说起来就需要追究更深的原因了。本赛季身背重大伤病的选手大致分以下四类:

A类(群总、沃帅):年龄已过巅峰期,坚持训练积压劳损伤病,平均年龄28岁;

B类(紫娜、小麦、谭总):偏高龄,从劳损伤病休整状态复出,平均年龄26岁;

C类(米沙、阮楠、闫涵):时运不济型,过早出现严重伤病,平均年龄22岁;

D类(羽生、太孙、天天):常年练习多种四周跳+摔跳跃过多累积伤病,平均年龄21岁。

AB两类都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了,C类也许还算是选手倒霉,但是D类仔细想想是非常恐怖的。

21岁是一个花滑男单上升期势头最好,甚至有可能已经是巅峰状态的年龄,在这个时候出现过分影响参赛重大伤病是极大的损失,也可以说从这个位置因为伤病暂时退出竞争的选手再想回归竞技会面临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重压。

刨除普鲁申科这个超长待机的bug不算,男单退役平均年龄在运动科学和四周跳都不发达的阶段大约是23-24岁,这个数字在温哥华周期之后经历了一次明显的上升,让我们还能在赛场上看到这么多老而弥坚的老将,但在多种类四周跳超前普及之后,这个年龄,可以想见,又将面临一次下降,跌回都灵周期甚至盐湖城周期的水平。

虽然我们思考没什么用,但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现在吹捧四周跳的风潮最终到底给花样滑冰带来了什么?


3.新老选手迭代

这个势头就更加明显了。虽然很久没有接触现在的男单粉丝圈子,但是基本的一些圈内谈资还是知道的,所谓的三大三小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

三大(群总26岁,海盗25岁,羽生22岁)今年全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缘GPF,三小(天天20岁,豆丁19岁,陈巍18岁)胜利会师,除去受伤的天天排名垫底之外另外两位都是稳居榜首。

纵观整个周期的GPF名单就足以看出这是多么混乱又残忍的一次代际交替。

14-15:羽生,海盗,沃帅,太孙,无良,田鼠

15-16:羽生,海盗,群总,豆丁,天天,村上

16-17:羽生,海盗,群总,豆丁,陈巍,立邦

17-18:陈巍,豆丁,可达,沃帅,立邦,天天

最初一次换血比较大面积都是个例问题,田鼠突然退役,太孙出现了心理问题。

后面稳定下来的阵容每年只有两个活动名额,而到了今年换血幅度之大简直让人目瞪口呆。这甚至不是迭代可以形容的,仔细说起来三大三小这六个人都算是四代选手了,如果只有群总没能冲进GPF还算是新老交替,现在这个情形基本上就是领军前辈突然全军覆没,新生代主力军瞬间占领优势地位。

(现在我主页上看全职的宝宝比较多,我打个比方吧,这就好像未来的某个赛季半程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联盟在役的老将不知不觉间已经集体崩盘,黄金一代四期生无一人入选全明星,反倒是近三期生强势上位。即使你是个利益不相关的老叶粉,甚至曾经咬牙切齿地吼着干死蓝雨揍翻微草,看着喻文州王杰希落魄至今也不会完全没有所感。因为你经历过叶秋被推下神坛的时代,你当然懂。)

竞技当然是随着选手年龄向前发展的,这个总趋势不会变,但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做逆流的鱼,从这赛季的表现来看,这两位勇士就是沃帅和立邦,经历了各种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仍然坚持在赛场上,虽然有幸运的成分,但那也是因为他们拼命跑到了幸运会掉下来的地方才能获得这个机会。


4.总决赛领奖台

这就是玄学了。主场优势、带伤情况、稳定程度(这个完全是看天气)。

大胆地奶一波:豆丁、陈巍、可达、沃帅、立邦、天天。



0.他俄男单情况

私心还是要写写这部分的。他俄这次冬奥男单形势有所好转,至少有两个名额了,这两个世锦赛名额的来源仔细算下来可以看到他俄男单的新老接力形成了一个不失讽刺的循环。

10年,当时正处于青黄不接尴尬巅峰的他俄男单用上个周期遗留下来的两个名额派出沃帅波罗杜林,而这位小将因为某些我不记得的原因退赛,沃帅独木难支最终只得到了14名,为下一年争取到了一个仅剩的名额。

11年,他俄派出当赛季的希望之星卡钦出赛,一举夺得铜牌,意外收获了三个名额。

12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俄放弃了第三个名额,因为无人可派(波罗杜林此时已经光速退役)。沃帅临危受命和卡钦一同参赛,最终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沃帅17卡钦18,总计获得一个名额。至于卡钦为什么一年之内堕落至此我就不提了,呵呵。

13年,他俄用这一个名额送来了异军突起的新生代男单太孙,最终名列第17,这就造成了转年的冬奥会和世锦赛他俄都只有一个可怜的名额可用。

14年,含恨错失冬奥良机的太孙励志出征,最终获得第四名,收获两个名额。

15年,跟太孙一同出赛的竟然也没了其他人选,兜兜转转回到了沃帅身上。最终太孙7沃帅13,保住两个名额。

16年,他俄依然毫无保留地信任了太孙,另一个名额立刻交给新生代的可达,最终可达4太孙18,惊险保住两个名额。

17年,同阵容出赛,可达8太孙11,双名额稳稳握住。

总结起来就是一部他俄老爷们小伙子的斗争史。

波罗杜林(一年闪退)→卡钦(一年惊艳)→卡钦(转年沉湖)→太孙(直接崩盘)→太孙(转年浮起)→太孙(跌回低谷)→可达(一年惊艳)+太孙(完全沉湖)→可达(稍有回落)+太孙(挣扎无果)

下划线的三年都是拽着沃帅去充场子,沃帅从06年开始常驻世锦赛,这场子一充硬生生充了三个周期,一次冬奥都没去过,19岁的小男单熬成30岁的老将,铁打的沃帅流水的新宠。

就问这中间闪现的几位新秀,你们脸疼不疼。

这么一梳理下来其实,从06年普皇隐退开始,他俄男单就陷入了同一个套路:上有普鲁申科关键时刻撑场拿金牌,下有沃帅随时充场保底,中间是一群昙花一现的小将不断来了又走。他俄冰协也是被这一上一下两位老人家惯坏了,所有的资源和偏爱都给了夹心里那些昙花一现的小孩,这两位老功臣一个比一个没人疼。

到了今天,平昌冬奥会的两个名额,在可达稳坐一哥地位,太孙因伤不断缺席比赛的情况下,沃帅依然不能说是握在了手里,说起来也是很好笑了。

可达这个选手很有意思,我记得刚看到他比赛的时候就听说他已经有点心灰意冷想退役了,没想到两年时间爬到了一哥位置。还有今年新升组的三位小男单,ALIEV可能需要让自己再沉淀一下,SAMARIN有那么点胆怯假以时日应该能修正过来,LAZUKIN跟着米爸爸,希望他继承米申组的优良传统。